让我们一起爱米兰
站内搜搜:
移动设备
请扫描二维码
或访问
m.milan100.com
您所在的位置 -> 米兰百分百 -> 军事 -> 解放军七大军区改五大战区 军区与战区的区别

解放军七大军区改五大战区 军区与战区的区别

点击数:2666 发表时间:2016-02-01 20:33:30 作者: 来源链接: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改革后军队领导指挥体制示意图

作为“中国60多年来最大一次军改”,本轮国防和军队改革重点在于高层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包括调整军委总部体制、实行军委多部门制;组建陆军领导机构、健全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重新调整划设战区、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着力构建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

本轮改革完成后,解放军高层领导指挥体制将发生全面而深刻的改变,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格局。

战区与军区有何区别?


谈到重新调整划设战区、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那究竟“战区”与“军区”有何区别?应该说,战区、军区有一定的相同属性,即都是根据国家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和战略战役方向等设置的军事组织。过去官方解放军报、新华社在报道中也采用过“战区”的说法,那应该更多是出于在和平年代强调战备氛围,刻意在采用“战区”称谓。

原来的军区负责辖区内诸军、兵种部队合同作战的指挥和所属部队的军事训练、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后勤技术保障,领导辖区内的民兵、兵役、动员工作和战场建设。由于“大陆军主义”、陆军不设有专门的领导机构,军区就更具陆军色彩,军区司令均由陆军将领出任。

本轮改革之后,战区与军区将有本质上的区别。根据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方针,以后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可能会专司作战指挥、以及大型联合军事演习的组织实施,战区所属各军种部队的军事训练、政治工作等则由各军种领导机构负责。战区指挥机构去掉了浓重的大陆军色彩,多军兵种联合作战指挥才能落到实处。


战区与军区的区别还体现在我国国防战略的转变上。我国过去奉行的战略更多着眼于“本土防御”,主要为了防御外敌入侵,打大战、打人民战争,除了野战部队,省军区、预备役部队、民兵也是军区的重要作战力量。这样军区的地理属性就更强,还肩负着战时动员的任务,当遭到外敌入侵时,军区就会组织当地及邻近省份的预备役部队、民兵与野战部队一起抗敌。

今天敌军入侵我国本土的可能性已经很小,我国国防战略也早在10多年前就转变为“近海积极防御”,“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力量就应该只有正规高技术部队,遂行高强度打击与抗打击任务。新形势下,对省军区的领导管理、对地方进行国防动员改由军委国防动员部负责,统一调动全国力量支援现役部队,战区则专注于作战指挥。

为何战区数量比军区少

我国原来划设有七大军区,本轮军改将重新调整划设为五大战区

此次战区的重新调整划设,战区数量在此前七个军区基础上削减至五个战区。战区的地理区域扩大,淡化地域概念,按照未来战争可能发生的方向来划分。这主要是因为现代化战争大宽度、大纵深、高强度的特点,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爆发可能要动员全国半数地区的部队以及后备力量。

例如现代重型战斗机、战术弹道导弹的作战半径都超过了1000公里,轰炸机发射巡航导弹的打击半径更是达到4000公里以上。如果未来东海-西太平洋方向发生战事,我国可以动用的兵力肯定不仅限于原来南京军区地域内的部队,而是北至黑龙江、南至广东整个沿线军事基地都会调动起来,将全军大部分作战力量投入战斗,对敌方第一岛链、乃至第二岛链基地进行饱和式的猛烈火力打击。

五大战区首任司令简介

五大战区主官一览表

在此次战区调整中,原兰州军区司令员刘粤军出任东部战区首任司令员。

原北京军区司令员宋普选出任北部战区首任司令员。

原沈阳军区司令员王教成出任南部战区首任司令员

原济南军区司令员赵宗岐出任西部战区首任司令员。中部战区首任司令员则由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韩卫国担任。

担任五大战区的司令员全部是50后,其中最年轻的是韩卫国(1956)。从简历分析,这些人员多有跨大军区的任职经历,在多个大军区任职。其中刘粤军和赵宗岐都上过战场具有丰富实战经验。担任战区职务也与此前工作经历有诸多关联。比如赵宗岐曾担任西藏军区山地步兵第52旅旅长,西藏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

此外,随着军队改革消息的进一步披露,原成都军区司令李作成出任首任陆军司令员,原广州军区司令徐粉林赴军委联合参谋部任职,除了原南京军区司令员蔡英挺尚未公开新任职务外,原七大军区司令员去向已明确。

0
很 好
0
一 般
0
差 劲
热门新闻
相关文章
上一篇: 伊朗空军出动C-130空投给代尔祖尔空军基地的政府军
下一篇: 我国第一代超音速战机歼6退出空军编制
评论区
匿名

返回首页 | 收藏本页 | 回到顶部
Copyright 2010. 米兰百分百 Powered By Bridge.
京ICP备15050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