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称,中国互联网管理机构28日发布的新规定要求APP提供者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记录用户日志信息,并保存60天。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6月29日报道,由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新规也旨在阻止APP提供者滥用注册用户的个人信息。目前还不清楚新规定是否会影响到海外的中国APP使用者。
网信办称,新规定将从8月1日起施行,目的是遏制违法违规信息传播以及通过APP侵犯使用者权益的做法。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少数APP被不法分子利用,传播暴力恐怖、淫秽色情及谣言等违法违规信息。该负责人表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国内应用商店上架的APP超过400万款。
根据新规定,使用者要先用真实身份进行注册后才可以在前台使用化名。APP提供者要对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内容”的,视情采取警示、限制功能、暂停更新、关闭账号等处置措施。而APP商店的运营者也有义务对APP提供者进行安全性、合法性等审核。
一款美容APP的创建者齐树丹(音)说,新规定可能会对那些有许多评论者的APP产生更大的影响,“对我们这种只做生意的APP影响不大”。
广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APP运营者说,记录用户日志信息的规定是在警告“所有的互联网用户不要发布不当言论,因为你写的每个字都会被记录下来并交到有关部门”。他说:“很多用户喜欢在直播和新闻APP上评论社会和政治新闻。现在他们在发布可能会被认为是引起公众恐慌或是谣言的评论时要三思了。”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6月28日报道,继出台加强对网络搜索引擎付费内容管理的规定之后,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8日又发布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该规定指出,APP提供者必须依法履行“六项义务”,其中包括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对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内容的,视情采取警示、限制功能、暂停更新、关闭账号等处置措施。此外APP提供者要记录用户日志信息,并保存60天。
除了对APP注册用户的信息加强管理之外,规定也要求对APP提供者加强监管。包括依法保障用户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不得开启收集地理位置、读取通讯录、使用摄像头、启用录音等功能,不得开启与服务无关的功能,不得捆绑安装无关应用程序。
媒体报道指出,新规定并未对违规处罚措施进行明确表述,但是“视情采取警示、限制功能、暂停更新、关闭账号等处置措施”就足以让众多APP提供者害怕。
有网友对于网信办的新规定表示支持。一名网友写道:“这项规定是为了防止少数APP从事色情、暴力、诈骗活动而实行实名制,而且提供了受骗投诉渠道。你正常活动就算实名认证也不用担心啊。事实上每年有很多人因为APP诈骗损失大量钱财,而且投诉无门,现在至少有了一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