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是下一个「飞机大国」?在近期的全球高科技竞争大赛中,中国绝对是风暴中的核心!长年「合作无间」而垄断航空业的美日欧联盟,也不得不正视中国掘起,中国在民航客机自产自销后,还可能打进波音供应链,第一个威胁到的可能就是日本。
中国研发的国产中型客机「C919」5月5日在上海进行首飞,儘管进度推迟好几年,但预计价格会比美国波音及欧洲空中巴士的同款机型便宜40%到50%,中国就是要以价格为武器,打破这两大公司在民航机的垄断地位。
波音在浙江建涂装基地
陆媒强调,这飞机与4月下水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及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一样,都属于国家工程,所以儘管还没得到国际认可的适航认证,却因政策关系获得本土业者的支持,拿下570架的订单,远超过「正常盈利线」的400架。
而近来美国波音居然与中国商用飞机公司合资,在浙江建立737内饰和涂装基地,儘管并非机密或关键的领域,却也象徵著波音在这个全球第二大市场的「妥协」或「示好」,这让原本波音长年来的合作伙伴日本感到震惊。
《日本经济新闻》写了多篇强调要关注中国动向的报导,提到美国波音已开始讨论2020年代中期,将推出下一代中型客机「MOM」,传出中国的飞机厂商可能参与这项计画,这对把波音供应链视为生命线的日本飞机产业来说,将会是一场「决定兴衰的战斗」。
日MRJ研发时程拖太长
在蔡英文政府提出「国舰国造」计画时,除了中国早已「飞上天」,日本也早就由三菱重工启动首款国产喷射客机「MRJ」,被日媒称为「重拾二战的飞机大国梦」,然而19日的巴黎国际航空展上首次亮相,却因研发时程拖太长、当时的利基已非强项,有些出师不利。
所以如果连波音生产线的伙伴地位都「失守」,对日本业界将是一大打击;波音CEO米伦伯格日前表示,中国供应商的技术正在提高,所以三菱重工等日本3家业者日前与美国普惠(P&W)签协议,要投入1千亿日圆,开发新一代的航空引擎,至少在「日美联盟」上,死守飞机「心脏部位」的开发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