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爱米兰
站内搜搜:
移动设备
请扫描二维码
或访问
m.milan100.com
您所在的位置 -> 米兰百分百 -> 人工智能 -> 北美》科技业大挖AI专才

北美》科技业大挖AI专才

点击数:546 发表时间:2016-12-11 22:25:14 作者: 来源链接: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科技业大挖AI专才

科技业大挖AI专才图╱路透


发展人工智慧(AI)已成了科技业的显学,为增强战力科技巨头大挖学术界牆角,高薪聘请大学的AI专家过来助阵,但也敲响学术人才外流影响研究的警钟。

■Academic star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 poached by tech giants.

网搜龙头谷歌上月延揽主持史丹佛大学人工智慧(AI)实验室的华裔电脑科学家李飞飞,领导谷歌新闢的AI部门。她在脸书贴文指出,自己踏出学术圈加入谷歌的动机,部分是为了让「AI普及化」。

近年来科技巨头争相在AI领域开疆闢土,对相关人才需求若渴,故而把挖角触手伸入学术界,不少大学顶尖AI专家就在科技业猛烈的抢人攻势下,自学术圈出走转战实业界。

教授转战业界 成潮流

这几年不乏李飞飞这类学术明星转换跑道的例子,像是堪称深度学习鼻祖的多伦多大学学者辛顿(Geoffrey Hinton)加入谷歌,誉为机器学习先驱的纽约大学教授勒库恩(Yann LeCun)投效脸书,Google Brain之父、史丹佛大学教授吴恩达(Andrew Ng)进入百度,卡内基梅隆大学学者史莫拉(Alex Smola)效力亚马逊。

研究人员警告,科技公司将在大学内作育英才的科学家一个个挖走,这些学术菁英不仅负责培育下一代研究者,也在解决天文、物理、环境科学等领域的迫切问题上扮演关键角色。

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料显示,近10年来新出炉的美国电脑科学博士投身产业界的比率,从38%窜升到57%。另据电脑研究协会(CRA),儘管取得电脑科学博士学位的人数攀升,留在学术圈的比例却创「历史新低」。

由于电脑科学博士的养成须花上3到5年时间,一窝蜂流向业界恐使大学校园闹教师荒,学术圈人才吃紧的压力,在深度学习领域感受尤深。

乔治亚理工学院娱乐智慧实验室主任雷德尔(Mark Riedle)表示:「有人开始质疑,亟力满足业界未来人才需求的同时,是否已某种程度危及我们自身的研究能力。」

科技巨擘开出诱人的网罗条件,许多大学根本难以匹敌,包括提供稳定的研究经费、巨量资料集与运算能力强大的电脑设备,久居象牙塔的学者也希望有朝一日自己开发出来的产品能造福数百万人。

高薪诱惑 无人可挡

科技业薪酬多包含可让人一夕致富的股票选择权,远比学术界优渥更是不在话下。照NSF提供的数据,2014年大学电脑与资讯科学博士后研究员的年薪中值在5.5万美元(约台币176万),但在产业界实验室任职,年薪中值高达11万美元(约台币350万)。

面对科技业入侵校园大动作挖角,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因应之道是,允许校内教师在大学与业界两边游走。该校电脑科学学院院长摩尔(Andrew Moore)推测,院内1到2成研究人员会告假一段时间,不是投入产业界就是自行创业。

效命微软、谷歌、脸书等科技巨头的AI专家表示,他们会资助大学系所及培训学生,试图缓和学术圈人才外流到业界的衝击。

IBM研究部门副总裁巴纳瓦(Guru Banavar)透露,将开办串联6所大学的认知地平线网路(Cognitive Horizons Network),好让公司的高阶研究人才能继续在学校贡献所长。谷歌承诺资助340万美元给蒙特娄大学学习演算法研究所所长班吉欧(Yoshua Bengio)领导的AI实验室,脸书、百度、微软也宣布会赞助学术研究。

部分科技公司虽淮许他们重金礼聘的学者保有大学教职,但身兼两职毕竟会压缩教学时间,进行学术研讨时还不能碰触和业界工作有关的话题。

0
很 好
0
一 般
0
差 劲
热门新闻
相关文章
上一篇: 亚马逊在英国首次完成无人机送货 耗时13分钟
下一篇: 关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你需要了解的
评论区
匿名

返回首页 | 收藏本页 | 回到顶部
Copyright 2010. 米兰百分百 Powered By Bridge.
京ICP备15050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