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光复台湾,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然而很多人不明白,在郑成功的复台大军之中,有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战士,包括大批黑人兵士。
明末清初,伴著西方殖民者叩关而来,很多非洲黑人也来到了中国。这些黑人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被贩卖而来的黑奴,二是在殖民者的诱惑下,出于宗教热情来华进行冒险活动的黑人。他们在西班牙、葡萄牙与荷兰军队中当兵,成为了殖民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黑人给当时中国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忠勇善战。明人史籍中记载黑人「善斗」,战斗力很强,衝锋陷阵,在所不辞;清工部右侍郎赛尚阿奏陈澳门情况时也说,此间有「番哨三百馀人」,皆以黑人充当,「终年训练,无间寒暑」。
1647年,很因不满遭受奴役,从澳门逃跑的黑人已超过200人,有些逃到了南明权力控制区。当时,东南沿海一带很多地方权力的军队中,都有黑人兵士。郑成功的父亲、当时威震东南沿海的商人武装领袖郑芝龙手下就有一支由黑人组成的军队。
据史籍记载,南明隆武帝依附郑芝龙,在福州称帝。在郑芝龙手下有一支由300名不同民族黑人组成的部队。这些黑人都是基督徒,对郑氏父子忠心耿耿,深得郑芝龙和郑成功父子两人的信任。根据比利时传教士鲁日满的记录,这些黑人多是咖吠哩人,据推断,他们可能是南部非洲的班图人。
在郑芝龙的军队中,还有由白人和日本人组成的部队。与他们相比,黑人部队军饷虽低,但更加忠诚可靠,并且「猛过白番鬼」。不仅如此,郑成功军中的黑人还擅长铸造和运用火枪,为郑氏军队提供了武器和后勤保障。
这支黑人精锐部队,在郑芝龙降清后连续为郑成功服务。其中,有一支由黑人僱佣兵组成的洋枪部队,成为了郑成功的贴身卫队。在郑成功进攻南京的战争中,黑人部队在南京城牆下和长江边与清军浴血奋战。
1661年阴曆3月,郑成功率2.5万大军、战船数百艘,出兵台湾。在围困荷军主力于赤嵌城、台湾城,郑成功派手下的黑人兵士同荷军中的「乌番兵」(黑人兵士)进行联络,策动他们投降。最后,被荷兰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回归祖中国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