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爱米兰
站内搜搜:
移动设备
请扫描二维码
或访问
m.milan100.com
您所在的位置 -> 米兰百分百 -> 生活点滴 -> 闯关东

闯关东

点击数:1631 发表时间:2010-09-09 10:34:26 作者: 来源链接: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闯关东”是中国近代-清代向东北移民的略称,闯关的流民,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人为多,而其中又以山东人为最。关东之要“闯”,说明那是越轨犯禁的行为。“闯关东”一语在近代之所以被广泛使用,是因为这一词语早已存在,并已约定俗成。

  进入民国时期,流民“闯关东”叠起高潮。民国时期历年进入关东地区的贫民人数多寡不一,但至少也在20万人以上,而超过百万人的年份有四年。

  闯关东的原因无疑是复杂的。“闯关东”由来已久,正是这种“由来已久”,使“闯关东”逐渐成为具有“山东特色”的地区文化传统,在齐鲁大地承传、沉淀、累积。这种传统积淀越厚,“闯关东”的内驱力越强,“闯关东”越是普遍化,这种地区文化传统越厚重,形成一条不绝如缕的“因果链”。在胶东有些地区,几乎村村、家家都有“闯关东”的,甚至村里青年人不去关东闯一闯就被乡人视为没出息。“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一种地区文化传统,“闯关东”深深扎根于日益扩大的社会联系中。“闯关”的流民一般春往冬归,这是主流,但越来越多的流民在关东生根(清代、民国时期累计均超过1,000万)。这就意味着血缘、地缘关系的延伸和社会关系的扩大。关东是山东人的第二故乡,那里有他们的父老乡亲。一旦生活发生困难或遭遇天灾人祸,他们便首先想到“闯关东”,投亲觅友,以求接济。如光绪初年山东大旱,流民“扶老携幼,结队成群,相率逃荒于奉……以觅宗族亲友而就食,并可望异日开种荒地也”。
0
很 好
0
一 般
0
差 劲
热门新闻
相关文章
上一篇: 90个冷知识,献给热到绝望的你
下一篇: 大连油管道爆炸形成蘑菇云
评论区
匿名

返回首页 | 收藏本页 | 回到顶部
Copyright 2010. 米兰百分百 Powered By Bridge.
京ICP备15050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