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和元宵大家都吃过,但你知道汤圆和元宵的区别在什麽地方,两者的做法又有什麽不同吗?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按中国传统民俗,这天人们除了看花灯、猜灯谜,还要阖家团聚吃元宵,寓意新年团圆甜蜜。
说到元宵,不少人以为汤圆就是元宵。其实元宵和汤圆儘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由于元宵和汤圆都是用糯米粉做皮,并且常採用芝麻、白糖等做馅料,因此容易让人混淆,但它们在製作工艺上还是有很大区别。
在台湾,通常有红与白2色小汤圆,还有甜和咸2种包馅的大汤圆,有人就把大汤圆叫做元宵。大多数人冬至时就是吃小汤圆,元宵节时则是吃大汤圆。还有俗谚说「北元宵,南汤圆」,两者的差别在哪呢?
【北方「滚」元宵】
元宵在製作上要比汤圆要繁琐得多:首先需将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粉的器物内滚,然后再过水,继续放回器具内滚,反复几次,直到馅料沾满糯米粉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由于製作工艺不同,元宵比汤圆的口感要粗一些。元宵煮后,汤会比较浓,表皮鬆软,馅料硬实有「咬劲」,果香和米香浓郁。
【南方「包」汤圆】
汤圆的做法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麵一样),用手揪一小团,挤压成圆片形状。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
【汤圆不宜多吃或油炸】
元宵或汤圆的主要成分都是糯米,属于高碳水化合物,且黏性极高不易消化。此外馅料无论甜咸,都含高热量高油脂。患有胃肠道疾病、肾病、慢性胰腺炎、消化能力较差的老年人和儿童、体重超重者,更应少吃或不吃。
不少人除了水煮元宵或汤圆,还喜欢油炸著吃。虽然这样会格外香脆可口,但油脂和热量的比例会更高。专家建议进食元宵或汤圆时,多喝元宵或汤圆的汤水。因为糯米粉中含有较多的水溶性维生素,可保证正常的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