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爱米兰
站内搜搜:
移动设备
请扫描二维码
或访问
m.milan100.com
您所在的位置 -> 米兰百分百 -> 叙利亚 -> 叙利亚版“四行仓库” 克威里斯保卫战

叙利亚版“四行仓库” 克威里斯保卫战

点击数:2503 发表时间:2015-11-16 23:06:15 作者:sky雪域2013 来源链接:http://tieba.baidu.com/p/4161586977?pn=1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位置显要兵家必争


从卫星地图上看,克威里斯基地位于叙利亚北部的阿勒颇省,原系叙空军学院所属机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由该基地向西35公里可抵叙利亚第二大城市、北方重镇阿勒颇,向西南约130公里、跨过幼发拉底河则可直达IS大本营——拉卡。

如果俄叙空军战机进驻克威里斯基地,不仅能近距支援阿勒颇前线的叙军地面部队,还可大大缩短空袭IS核心地带的距离。图为2012年7月,驻扎该基地的L-39教练机起飞空袭反对派武装。

如果转场至克威里斯,往返就只有260公里,从而有效提升俄军的空袭打击强度。值得注意的是,连接阿勒颇与拉卡的唯一陆上交通大动脉——4号高速公路,就从克威里斯基地以南约1公里处经过。只要该基地还掌握在叙军手中,哪怕后者已被包围,IS想从后方调兵遣将,也总会感到不太踏实。图为参与解围战斗的叙军T-62坦克。





事实也的确如此。如上图所示,叙军解围部队首先攻取一处居民点(Shekh Ahmad),然后从航空研究所(Kuwaires Sharki)方向突破了IS的包围圈。克威里斯基地南边的那条黄色细线,就是4号高速公路,叙军的解围战斗不仅救了基地守军,切断了IS补给线,还将多处敌方据点分割开来。

有情报显示,IS从拉卡驶出约40辆满载武装人员和弹药的卡车,紧急驰援阿勒颇前线。结合外媒报道的叙军打死数十名恐怖分子,并在机场外围发现上百名敌军尸体的情况来看,IS在克威里斯基地附近确实遭到重创。图为亲政府军民兵在机场附近打扫战场,检查敌军尸体(打马赛克处)。

地形有利便于防守 介绍了克威里斯基地的重要性,想必大家一定更加关注最核心的问题——守军为啥能撑那么长时间?尽管不能身临其境,但透过卫星地图和零散信息,我们或可破解其中的军事地理密码。



经过测量,我们发现克威里斯基地周长12公里,面积约7平方公里,建有1条2500米长的跑道。教学楼、宿舍、兵营和仓库大都集中在西南角一片占地约1.1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建筑物之间平均间距超过100米,而这些建筑物又被“3横6纵”的9条道路分割成11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如上图所示)。

如果将这些区域作为防御阵地的话,来犯之敌胆敢进攻任何一处阵地,邻近守军都可及时予以兵力、火力支援。而且,即使一处阵地失守也无碍大局,这就好比军舰的水密隔舱,一舱乃至多舱进水并不会让船沉没。图为基地守军展示缴获的IS旗帜。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基地营区内种植有至少30亩绿化林,上千棵树木分布在主要建筑物周边。这些人工植被既可掩护守军行动,也能在必要时砍伐用来构筑工事或烧火取暖(当地每年11月至来年1月为冬季,最低气温接近冰点)。



上图为基地守军在林荫道合影。

据悉,由于缺少飞机、坦克和大口径火炮等攻坚重武器,IS只能用装有数吨TNT炸药的自杀式卡车冲击守军阵地,以图打开防御缺口。但问题在于,基地周边都是地势平坦、土质松软的农田,而且植被低矮稀疏,视野开阔,最近的居民点也在800米开外。图为基地守军发射反坦克导弹。

载重的炸弹卡车无法走农田(即便能走,速度也会显著放缓,从而变成守军的活靶子),只能沿着基地与外界相连的唯一一条主干道发起冲击,这就大大增加了暴露目标的几率。图为基地主入口。

得悉克威里斯基地成功解围,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激动地给守军指挥官Mundhir Zimaam(下图)打电话,盛赞对方为“英雄”,以“传奇般的方式”坚守住阵地。



那么,Zimaam将军到底使出了什么办法,竟能让部下死心塌跟着他坚守克威里斯基地近3年之久呢?

细细分析的话,大概有2个原因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第一,众所周知,叙利亚空军是阿萨德家族赖以起家的“老班底”,巴沙尔的父亲、前总统老阿萨德就是王牌飞行员出身。叙空军飞行员和军官几乎是清一色的阿拉维派,他们对巴沙尔政权的忠诚度明显高于其他军兵种。图为基地守军在老阿萨德画像前合影。


第二,2014年IS攻占塔克布机场后残杀200多名战俘的暴行,让克威里斯基地守军坚定了战斗意志。既然打是个死,不打也是个死,那还不如跟敌人拼个鱼死网破。图为克威里斯基地一名年轻士兵的照片,经过近3年血与火的洗礼,当年的毛头小子(如果他还活着的话)已被锻造成为百战精英。


另外,战术得当也是克威里斯保卫战能坚持这么久的重要原因。据报道,守军将建筑物改造成火力点,设置多重路障,还挖战壕,搭掩体,把坚固的军机拱形洞库改成了工事。就连没油开不动的坦克,也被充作固定火力点(如上图所示)和挡门的障碍物。

艰苦不输“两格勒”
有消息称,援兵进入基地时,原有的1000守军仅剩300来人,减员率高达7成。由此可想而知,幸存者经历了怎样艰苦卓绝的血战。

下图为获救的一名守军士兵伸开双臂拥抱自由的空气,从他身上浸满污渍的破烂军服,就可看出基地守军在这31个月里有多苦。


打仗就有消耗,人要吃喝拉撒,枪炮也得备足弹药、零部件。由于陆上交通断绝,基地守军只能靠空投补给勉力维持。按照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时,被围德军每人每天需要2.5公斤物资计算,1000名叙守军每天要获得2.5吨补给才能撑下去,1年就是近千吨的空投量,这可不是个小数字。

当然,随之长期围困导致守军大量减员,外界的后勤保障压力也会逐渐降下来,每天晚上趁夜色掩护空投几百公斤粮弹药品,叙军应该还是做得到的。图为基地守军在战斗间隙喝茶小憩。

实际上,对防御者来说,长期坚守过程中最害怕的并不是战死疆场,而是不幸受伤或染病。由于卫生条件太差——缺医少药、缺乏洁净的饮食和淡水(倒不至于渴死,基地内应该打有自备井)、洗澡成为奢望、排泄物长期堆积、尸体无法尽快妥善处理等,加之基地遭围,伤员一旦病情恶化,连紧急外送抢救(乘坐直升机太危险)都难上加难。



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列宁格勒保卫战(1941年9月8日至1944年1月27日)持续长达882天。在这段时间里,苏联军民因冻饿、伤病致死64万余人,直接死于德军空袭和炮击的只有2.1万人,二者相差30倍!即便在克威里斯保卫战中,这一比例降至1:1,估计守军因伤病减员的人数也不会少于300人。

虽然没有列宁格勒保卫战规模大,但克威里斯保卫战前后持续900余天,按照每3天损失2人的速度,守军其实也已到了最后时刻。若援兵再不来,防卫力量愈发薄弱的基地很快就会沦陷。图为克威里斯基地守军合影,经过近3年血战,基地内还有战斗力估计也就剩这帮人了。叙利亚版“四行仓库保卫战”之惨烈悲壮,由此可窥一斑。

2
很 好
0
一 般
0
差 劲
热门新闻
相关文章
上一篇: 伊斯兰国(isis)的经济来源
下一篇: 普京如何骗过西方出兵叙利亚
评论区
匿名

返回首页 | 收藏本页 | 回到顶部
Copyright 2010. 米兰百分百 Powered By Bridge.
京ICP备15050557号